佛教和道教的空
大家都知道佛教讲究空,其实道教中也有空,《道德经》中就用几个比喻来表示空的重要性。
01
—
道教中的空
一个杯子之所以有用,是因为杯子中间是空的,所以杯子可以装水。如果把杯子做成实心的,杯子就没有装水的这个用途了。同样的道理,一间房子之所以可以住人,是因为房子里面是空的。如果房子里面没有这个空,房子也就丧失了住人的作用。
当然除了这个空,我们还需要这个实。一个杯子还是需要玻璃或陶瓷制作的杯子实体才可以盛水,一间房子还是需要实在的门窗墙壁和屋顶才可以住人。
然而我们进一步比较这个“空”和这个“实”,我们发现“空”有许多“实”所不具有的特性。
首先空是永恒的,它无法被损害和消灭。一个杯子,无论它多么结实,总是可以被破坏。一个房屋总是有自己的寿命。但我们可以毁坏空吗?空有寿命吗?显然没有。我们制作一个杯子,杯子中间有一块空,我们打碎了杯子,但那块空依然存在。我们可以在原来放杯子的地方再放一本书,一本书占据了那个空间,但那个空间依然存在,不然书就没有地方摆放。所以空无法被破坏,无法死亡,是永恒的。
其次空是无法独立分别的。杯子里有一块空,杯子外面也有空。外面的空和里面的空被杯子分割开。但这些空我们无法在不依靠杯子做参照物时独立区分,所有对空的区分都必须建立在一个“实”的参照物之上。
当我们测量一个空有多大时,我们一定需要给这个空一个明确的边界,这个边界可能是杯子,墙壁,山川,星球,但无论是什么,一定是一个实在的东西。如果脱离任何实体做参照物,我们既不能测量一个空有多大,也无法描述这个空的位置在何处。
最后说明一下,一个事物可以被测度,也就意味着这个事物可以被感知。如果我们无法在没有实做参照物的前提下测度空,那么我们也无法脱离实作为参照物来感知空。
(网图)
02
—
佛教中的空
佛教中的空和道教中的空其实在本质上差不多,但它并不是从所包含的空间这个角度来切入。
人们常常区分物质和意识。然而从佛教角度讲,物质和意识的区分并不那么绝对。所有的一切都是意识,而意识来源于人的感觉器官(被称为根)和被感觉对象(被称为尘)之间的接触后。
人有六根,分别是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,分别对应六尘: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、法。其中法是各种念头思想的统称。
在佛教中,眼睛看到一个杯子与脑海中闪现一个念头并没有本质的区别。前者是眼根和色尘的接触,后者是意根和法尘的接触,前者产生眼识,后者生成意识。
所以无论哪一根,哪一尘相接触,最后都在心中形成一个东西,那个东西就是所谓的相。当我们说看到一只杯子,从佛教的角度来说不过是心中产生了一个杯子的相。
在佛教中,所有的相都是变化无常,不可能永恒不变,也都是相对的,短暂的,同样也是虚幻的,不实的。如果说相带有主观性,是主体的根与客体的尘接触的结果,那么在刨除主体的根之后剩下的就是色。也就是相是色在意识中的反射。因为相是变化无常的,那么对应的色也同样变化无常。这个色包括所有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全部对象。
面对所有变化无常的色的背后就是一个不变的空。空是一切色产生的基础,而色则是空显现的一个方式。
虽然佛教中的“空”和《道德经》中的“空”来自不同的定义,但它们都有非常相同的属性,比如都是永恒不变的,也都无法直接观察到。空并非不存在,正相反,它随处都存在,只是它无法被直接感知。
不过相比之下,佛教中的空更加抽象,它并不等同于三维物理世界的空间,它的内涵更加丰富,不仅在物理空间中,在时间中,甚至也在心灵世界中。处处都是空。人们经常误认为佛教的空就是物理中的所谓真空时,就虽然是一个很大的误解。但物理世界的这个空间和真空却是一个可以帮助人们理解佛教中“空”的一个好工具。
本文只是作者本人对空的理解,未必准确,欢迎读者批评指正。
(网图)